武陵山农业信息网
  当前时间:

天气预报

 
  ■ 栏目导向 -> 返回首页 -> 文章内容...

莼菜种植技术要点

 作者: 来源石柱县农业农村信息网 时间:[2016-04-05] 共有[ 15437 ]位读者阅读过此文

一、生长条件

(一)土壤条件:海拔1200米以上,水源充足,排灌方便,有机质丰富,理化性状好,PH值5.5—6.5的微酸性土壤。

(二)水体条件:水质清澈、洁净、无污染,能见度不小于50厘米,水位深浅适宜,能灌能排或常年缓流水不断。进排水口对角设置,以便注排水时水体充分交换。

(三)田块建设:田埂高60-2500px,底宽1750px,顶宽875px,同时加固外侧。

二、莼菜定植

(一)栽种季节:秋季和春季均可。最好春季移栽,一般在清明前后。

(二)选种要求:选择3年以上8年以下无病、无伤、健壮的水中茎作为种源,随挖、随栽,剪成有2~4个节位、15~500px长的茎段,每节具饱满芽1个。       

(三)栽种密度:宽窄行栽植,宽行行距1m,窄行行距20~625px,将水中茎段斜插或平栽(即两头按入泥中,露出芽头)。

三、田间管理

(一)水层管理:栽植前后保持10~500px的浅水层,有利于其生根成活,出苗后水位需加深到30~1000px。到夏季植株生长旺盛时,水位逐渐加深到60~2500px。到秋季,水位逐渐下降到30~1000px,冬季休眠期保持750px左右的浅水层即可。水位不宜猛涨猛落,一次涨落250px为宜。

(二)施肥技术。每年冬春根茎萌芽前(距离第一次采收不少于20天),根据田块肥力情况适量施肥,每亩施用腐熟饼肥(先将饼肥捣碎,兑水沤制2—3个星期即可)50公斤

(三)病虫草害防治:坚持以“农业防治、生物防治为主,化学药物防治为辅”的无害化控制原则。

农业防治。一是及时添换清水,保持水质清澈透明。二是每年莼菜萌芽前及生长期间,应及时拔除杂草、捞除田螺等有害生物。三是田间植株拥挤,生长势减弱时,须适时更新换代。一般5—8年必须进行换种,可采取隔行拔除一部分,或者全田拔除清塘,选粗壮无病虫害种茎重新栽植。四是在冬前铲除田硬及周边杂草残茬,减少金花虫越冬基数。五是椎实螺等可在每年莼菜萌芽前亩撒6—8公斤茶籽饼防治(养鱼田禁用)。莼菜萌芽时,椎实螺大都集中在莼菜田四周和流水口时,及时捞除。

生物防治:每年3—4月,每亩莼田放养重量为1斤左右的草鱼、重量为2两的鲤鱼各3—4尾(具体以不发生水质浑浊为宜)进行除草、灭螺,11月采收后,将鱼捕起。


打印】 【关闭
 相关文章

 

 

主办单位: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武陵山研究所 版权所有(Copyright (C) 2000-2013,All Rights Reserved)
技术支持: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中心
地 址: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南宾镇南宾路8号,邮 编:409100